金秋十月,山西收火红的大同高粱、金黄的有机玉米装点着田野。这是旱作山西大同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助力农民增收的农业累累硕果。截至目前,助增大同市累计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190万亩,山西收并探索走出了有机旱作引领、大同种养加循环、有机农文康旅融合的旱作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秋日里,农业云州区吉家庄乡瓮城口村2000多亩有机旱作农业核心示范区一派繁忙景象,助增村党支部书记陈纪新介绍:“村里应用了双垄沟播全膜覆盖以及膜下滴灌技术,山西收高粱亩产真不错。大同今年粮食市场行情好,有机我们村户均种粮收入都在3万元左右,加上种高粱的收入,有的上五六万元了。”
作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村,经过近3年时间的打造,瓮城口村逐步形成了以种植高粱、谷子为主的有机旱作农业核心区,并探索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令人欣喜的好成绩,正是大同市深耕农业赛道,以绿色、有机、低碳理念为引领,以“特、优”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带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及促进农民增收的真实写照。
自2020年起,大同持续打造融合有机社区、有机旱作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一带六园区多基地”示范园区,集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共完成81.5万亩,亩增产200斤以上。
目前,大同全市玉米、高粱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谷黍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测土配方和项目区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分别达到92%以上和90%以上。
今年以来,大同以规模化发展促进增产增收,推广形式由点面示范提升为整村、整乡、整县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持续稳产高产。在此基础上,大同还创建了以云州区、阳高县、天镇县为代表的“吨粮田”样板区,培育出天镇酿酒高粱、广灵富硒小米、浑源道地黄芪、阳高优质杏果、左云高寒苦荞等一批特优产业,打造了绿色、低碳、有机、高效农业生产新业态,形成以杂粮为主、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本报记者 李建斌 杨珏 本报通讯员 马静波 宋佳烨)
报名方式有意向合作的起重家人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写报名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表扫码关注♥---- 点个赞吧✦₊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月底,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1年第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相关信息公告。此次监督抽检涉及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等5大类食品,共有32批次不合格。餐饮食品含餐饮具 ...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旅游食品专项检查,在旅游景区及周边、地方特色餐饮街、商场超市等游客集散地开展巡街检查,保障游客旅游消费体验。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影报道责任编辑:张林保上一条:深入实 ...
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日前,合肥市教育局公布第一批19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包括合肥市青年路小学、合肥市第十中学等学校入选。 据了解,去年,合肥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开展合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传承弘扬食品安全领域诚信为本、俭以养德的传统美德,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共享食品安全治理成果。近日,福建各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陆续举办以“诚信尚俭 共享食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标准是世界经贸的通用语言,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近日,北京市市场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