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2024年尾,快评广东乡村歌手大赛迎来收官之战。丨声从近2万名报名选手中一路过关斩将、息推新脱颖而出的进乡十强选手巅峰对决,向“村K歌王”荣誉发起冲击。村文承创最终,脉传来自汕尾海丰的快评陈嘉明凭借《江山无限》,一举拿下全场最高分,丨声摘得桂冠和10万元现金大奖,息推新来自肇庆高要的进乡陈嘉毅和来自阳江江城的囍地组合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诗言志,村文承创歌永言,脉传声依永,快评律和声。丨声歌声带来的息推新,不仅是“如听仙乐耳暂明”的身心愉悦,还有“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的道德洗礼。来自乡村的歌声,尤为纯真、澄澈。广东乡村歌手大赛,便是这样一场乡味醇厚、粤味十足的文化盛宴。选手们用嘹亮的歌喉赞颂家乡的变化,用无尽的热爱抒发内心的情怀,用蓬勃的朝气展现时代的风采。村K,在村超、村晚、村BA之外,成为迸发乡村活力的又一引爆点、挖掘乡村价值的又一新泉眼、实现城乡融合的又一结合点。
村K,为乡村发展引爆新活力。唯有活力,方有希望。乡村之美在于宁静,而非沉寂。箫鼓追随春社近,曾经的乡村也是热闹的。时代变迁的脚步声中,乡村活力一度衰减,沉闷之气逐步蔓延。青壮年外出务工,乡村产业出现凋敝,动力与活力之间形成螺旋式向下的恶性循环。乡村歌手,用响亮的声音,打破了这样的沉寂,让更多乡村重新“嗨”起来,也为乡村活力的彻底回归打开了大门。都说快乐会传染,在乡村歌手的领唱之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男女老少加入到这场蔚为壮观的乡村大合唱中。
村K,为乡村价值挖掘新泉眼。文化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一,文化价值是乡村多元价值之一。近年来,多种新型群众性乡村文艺活动层出不穷,不少还成为现象级爆款,引来了流量,聚集了人气,创造了商机,展现了新貌,打造了品牌。广东乡村歌手大赛既立足这样的基础、遵循这样的思路,也结合广东实际进行了创新、提升了水平。或者说,这不仅是一场单纯艺术意义上的音乐盛宴,也是助推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乡村多元价值提升的强劲引擎。每一位歌手都是一个独立而耀眼的IP,每一首歌都是独特而闪亮的名片,背后是青山绿水,是人杰地灵,是物阜民丰。乡村的美景、优品,伴随歌声走进千家万户、令人耳熟能详。
村K,为城乡融合找到新结点。文化,是城乡融合的重要方面。这其中,不仅包括城市文化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也包括乡村文化资源主动在城市聚光灯下闪亮登场。广东乡村歌手大赛选手来自乡村,观众则囊括城乡,题材来自乡村,舞台则跨越城乡。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上到线下,人们被天籁般的歌声所感动、被火一样的氛围所感染,也透过这些好声音,更加全面、深刻、透彻地认识了乡村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音乐,足以穿过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将所有喜欢音乐、热爱生活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处。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广东乡村歌手大赛,一个新兴群体正在崛起,那就是文化新农人。本次大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选手,基本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中的不少人曾通过升学就业离开乡村,又选择了返回乡土、栖居田园,从事与文化创意等有关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乡村,有着他们剪不断的精神脐带,也有着他们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与以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的传统新农人形成互补,文化新农人以振兴乡村文化为己任,让乡村振兴得以在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全面而均衡地展开。相对于物质,对于乡村来说,一条挺立的精神脊梁,是更加深沉的底蕴和更加持久的力量。希望有更多如广东乡村歌手大赛这样的机会,让更多文化新农人登上宽广舞台、展现自身风采,从而增进身份认同、职业认同、群体认同,沿着脚下的路踏实笃行、砥砺向前,声声不息推进乡村文脉在现代社会历久弥珍、传承创新。
作者:付伟,系民建中央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政协委员
来源:南方农村报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经历调整与重构。矿产资源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供应压力日趋增大。中国作为最 ...
在中小学春季开学之际,为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近日,来安县大英镇“扫黄打非”工作站联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护航开学季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文明阅读,健康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今年“5•20”世界计量日主题是“计量筑基新质生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5月13日以来,福建省龙岩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工作人员及计量相关技术人员,前往上杭蛟洋工业园 ...
我国有近60%的高中学生,是在县域中学读书,县中办得好不好,关系到1670多万学生的成长成才。 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对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设 ...
近日,江西省于都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以“安全用妆,法治同行”为主题的“化妆品科普大讲堂”儿童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走进辖区内中小学宣传普及儿童化妆品安全使用知识,营造关注儿童用妆安全、呵护儿童健康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薛庆元)“手机成了砝码,以后去菜场方便多了,随时可以知道商家有没有缺斤短两。”刚刚在手机上贴了标签的沈阿姨开心地告诉记者。近期以来,全国各地“鬼秤”事件引发消费者关注,为了营造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