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清明岭南人祭祖的一城一味供台上总少不了一抹青绿。从“时节做时粿”的解锁古训,到“吃尽寒食十二红”的舌尖上俗谚,广东人用食物串联起对先人的广东追思与对春日的期许。自粤东至粤西,清明由珠三角至粤北,一城一味一城一味,解锁一地一俗,舌尖上汇成广东清明美食地图,广东一口吃透岭南春。清明
潮州·朴籽粿
“清明节食叶,端午节食药”,潮州人深谙此道。相传宋元战乱时,潮人避居山林,以朴籽叶充饥,后世逐渐成为清明祭祖必备。将朴籽树新发的嫩叶捣成浆,与米浆混合蒸出翡翠色的朴籽粿,形如小茶杯,松软如米糕,入口唇齿间尽是朴籽叶的清香,是颇具潮汕特色的“抹茶小蛋糕”。
汕尾·薄饼
薄饼是汕尾人祭祖归家后常吃的传统小食。薄饼有甜咸之分,甜制通常以白糖、红糖、芝麻、豆酥等为馅料,酥脆香甜,咸馅则以蔬菜、肉类、海味等为主,口感丰富,香而不腻。
梅州·清明粄
客家人采艾叶、苎麻叶、白头翁等十数种青草,焯水擂泥,与糯米粉、粘米粉揉成青粄,或蒸或煎,佐以红糖姜汁更是风味十足。梅州童谣唱道:“清明粄,苦甘甘,食哩目珠亮盏盏。”清明前后雨水多,湿气重,吃清明粄还有祛湿、健脾胃的功效。
湛江·发糕
雷州半岛的清明,发糕不可或缺也。发糕则以糯米、红糖蒸制而成,鲜香扑鼻,甜而不腻,糯而不粘。之所以叫发糕,是因为经过发酵和蒸煮,糕体气孔多,发得很蓬松,于是便有了“发财”的美好祝愿。渔民出海前祭祖,必供发糕,祈风调雨顺。
茂名·田艾米籺
田艾米籺以田艾和米粉为主料制成。清明前后,当地人采摘艾叶,晒干后制成艾绒或直接捣碎成浆,与糯米粉、粘米粉混合揉成外皮,裹入馅料,甜馅多为椰丝、花生、芝麻和红糖;咸馅则用虾米、萝卜干、腊肉等。制作时,常以木模塑成圆形或半月形,垫上菠萝叶蒸熟,外皮柔韧弹牙,内馅鲜香,兼具艾草的微苦与甘甜。
江门·鸡矢藤饼
清明雨润,田埂间鸡矢藤蔓生长。鸡矢藤又名臭藤、五香藤,是岭南地区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鸡矢藤饼虽其貌不扬,但其叶捣汁制饼反而清香不“臭”。蒸制出的藤饼呈墨绿色,草香浓郁,还具有祛风利湿、消食化积、解毒祛湿等功能。鸡矢藤饼作为传承多年的传统小吃,也是很多江门人的童年回忆。
韶关·艾糍
艾糍在韶关地区流传已久,承载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底蕴,是客家美食与清明文化的重要代表。选用新鲜艾草,采摘其鲜嫩的部分,以保证艾草清香的味道,搭配优质的糯米粉,使艾糍口感软糯。艾糍有圆形、饺子形等各种形状,馅料与外皮融合恰到好处,鲜香四溢,老少皆宜。
佛山·烤乳猪
“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的广府旧俗,在佛山清明尤盛。作为广府广东人祭祖的祭品之一,烤乳猪是家家都少不了的应节之佳肴,祭完先人后,亲戚们再聚餐食用整只乳猪。乳猪皮酥肉嫩,肥而不腻,又鲜又嫩,入口奇香。
广州·荞菜炒烧肉
“荞菜挂纸,儿孙有心”,广府清明祭品中,必有一把根带红泥的荞菜。荞菜又叫清明菜,与葱形似,荞菜白茎绿梢,与烧肉同炒,脆嫩中带着炭香,是有名的时令佳肴。粤语中,“荞”与“轿”同音,有“先人坐轿归去,免却受乍暖还寒之苦”的寓意。
广东春茶
品尝各类清明糕点美味时,搭配一壶广式特色春茶,可谓“人间至味”。
春天气温低,雨水多,虫害少,茶叶生长周期长,氨基酸含量高,茶叶发酵度低,所以春茶格外“鲜、纯、清晰”。而春茶中的“明前茶”,芽叶细嫩,色清香绝,最受茶客追捧,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作为全国重要的茶产区,广东各地的茶叶各具特色,潮州单丛茶以“一树一香”造就茶中香水,梅州嘉应茶融高山乌龙与炒米香于一身,清远英德红茶凭红艳汤色与醇厚香气登顶皇室茶宴,江门柑茶借新会陈皮与茶叶共舞果韵陈香,河源紫金蝉茶因小绿叶蝉生出蜜香奇味,韶关白毛茶以白毫胜雪、兰香清雅演绎自然之道。
从潮汕山间的朴籽粿,到珠三角的荞菜炒肉,各地人们编织出独属于广东的清明美食地图。这些食物或取草木之灵,或借山海之味,在供台与餐桌间流转,让追远慎终的仪式多了几分温情,让岭南的春意在舌尖绽放。而今,年轻人带着网红艾饼踏青扫墓,老字号茶楼推出“清明五味”点心盒,传统与新潮在炊烟和细雨中交融,清明的传统文化也在美食中传承。
实习生:刘逸桐
来源:南方农村报
日,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在京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张智刚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电网基础设施、战新产业等领域务实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会谈现场戴和根感谢国家电网长期以来给予中国铁建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近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召开了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总结了省消协第六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审议通过了《山东省消费者协会2022年工作要点》,表决通过了有关事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9月12日,吉林省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发出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接受艾灸养生服务时,切莫忽视消费安全。长春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钟萍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 ...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即可订阅2026年《中国公路》杂志订阅已开始欢迎订阅!《中国公路》杂志半月刊)每月1日、10日出刊全年24期订阅价672元包邮)订阅方式一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中国公路杂志社订阅”进 ...
中国消费者报长沙讯记者余知都)2022年“双11”即将到来,山东威海、江苏苏州、安徽黄山、福建南平、山东泰安、湖南张家界、广西桂林、四川阿坝州等八大旅游城市消保委消委)联合发布“双11”消费提示,提醒 ...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近几年,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网上开店、短视频运营等各类新型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相继出现。由于部分培训企业盲目趋利、经营理念错误及不诚信经营,滋生出不少行业乱象,既损害了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