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近日,广东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网络平台利用手机抽奖活动设置消费陷阱,省消手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发布行为。针对这一问题,抽奖广东省消委会于3月17日发布消费提示,消费陷阱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提示避免掉入手机抽奖的广东消费陷阱。
据广东省消委会介绍,省消手机这些手机抽奖活动通常以“转盘抽奖”“扫码领券”“充值领券”“超值奖品”等形式为诱饵,发布诱导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抽奖情况下支付费用或充值。这些活动涉及话费充值、消费陷阱停车场付费、提示白酒促销等多个场景,广东具有诱导性、省消手机隐秘性,发布存在规则模糊、兑现门槛高、隐蔽自动扣费等问题,涉嫌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此,广东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对“中奖”页面保持警惕。无论是开发票后跳转的抽奖页面,还是停车缴费、共享设备使用后自动弹出的抽奖窗口,在未确认其正规性之前,切勿匆忙点击“立即领取”。面对来源存疑页面,应直接选择关闭,并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商家是否有此类活动。
同时,消费者应仔细确认抽奖活动的关键信息。对需支付费用或提供个人信息的抽奖活动,消费者应充分了解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核实活动规则和奖品详情,重点关注费用支付方式、使用条件以及是否存在自动续费等内容。若规则模糊不清或存在不合理之处,应谨慎参与。对于商家推广的高价商品,可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商品信息,或向专业人士咨询。
广东省消委会还提醒消费者要妥善留存消费证据。抽奖跳转页面多为不知名网站,消费者应养成留存消费证据的良好习惯。完成抽奖或支付后,应及时截取包含活动页面完整信息(如抽奖规则、中奖结果、时间等)、支付记录详情(订单号、支付金额、支付时间、收款方等)的截图。定期查看支付账单,尤其是小额扣费项目。若发现不明扣款,应及时根据留存证据进行追溯和维权。
广东省消委会表示,手机抽奖本应是惠及消费者的营销手段,部分商家却利用中奖等方式进行诱导,利用“沉默用户”的心理进行牟利,将其演变为“数字陷阱”。这类行为已触碰法律红线,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广东省消委会将持续关注相关消费动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维权服务,营造更加安全、透明的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游婕中安在线讯 据合肥晚报报道,拟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1所、幼儿园37所;启动合肥六中、合肥九中新校区建设;开展中小学生人格心理健康情况普查;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努力办好学前教育…… 2月11日 ...
执法人员在对儿童玩具进行检查。为切实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和安全,规范儿童玩具市场秩序,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儿童玩具、学生文具用品产品质量专项执法检查。 张学功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市场监管局近期秉持用科技服务民生、惠及民生和保障民生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基础优势,围绕“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主题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快检“五进”“你点我 ...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19290户次,发现问题隐患730个,完成整改615个,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57起——这组数字是陕西省西安市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 ...
来东莞,到和美乡村过大年_南方+_南方plus点击图片查看专题↑东莞的年味不仅徜徉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还弥漫在乡村的红砖灰瓦间这个春节,就要来点不一样的南方农村报联合广东省乡村休闲产业协会推出“请到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