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机彻底改善了种植户弯腰移栽的产业现状,科技改变生活。奋进”
“收获机能让甘薯从地里直接成框打包好,铁块头省去了多个环节的做细奏响人力,真是活广便捷。”
……
2月19日,东甘在广东农技大讲堂——甘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演示会上,薯机设备涉及甘薯生产全流程的械化16款农机齐亮相,多款还是产业首秀,引得来自汕尾、汕头、河源、梅州、惠州、清远、潮州、揭阳、广州等地的农技专家、农机经营人员、甘薯种植户等150多人围观讨论。(农机详细资料请点击:)
甘薯机械化,薯业发展动力
一年春作首,百业农为先。每年3、4月是广东春季甘薯种植的时节,在“粤强农装”工程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动下,甘薯机械化装备成为甘薯产业的发展引擎。
甘薯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也是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广东农机系统千方百计提升甘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机械化生产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示范效应初步显现。下一步,广东要继续从强化装备研发与改进、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完善甘薯机械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持续加快推进甘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自觉打头阵、当标杆,推广使用“粤农技”和“农友圈”小程序,推动技术服务向产前延伸、向产后拓展;要聚焦短板弱项,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持续优化装备性能,努力提高关键技术模式到位率和覆盖面,探索出一条以科技和装备为支撑、以机械化为手段的甘薯生产新路径。
甘薯是汕尾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8万亩,产量50万吨,其中陆丰市甘薯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产量42万吨。汕尾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叶杰雄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力推广普及先进的甘薯生产作业装备和技术,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弱项,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
汕尾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叶杰雄
机械化水平提高,省时省力
在甘薯生产全程的机械化实践中,甘薯耕整起垄、田间管理环节机械化水平较高,而移栽、杀秧和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稍显不足,后者对机手的操作和设备的灵活性有一定要求,一方面要尽可能找到最适合的操作参数,一方面还要避免伤到薯蔓和薯体。
移栽是甘薯生产过程中的一项技术活。移栽前,要起垄,使得甘薯有充分的空间进行生长;移栽时,薯秧需要进行斜栽或平栽,以提高甘薯产量,同时需要进行浇水、施肥等操作。旧型号的甘薯移栽机,有些不能适用于复杂的地形,有些则不具备起垄、浇水等复合功能,使得农户使用意愿较低。近年来,不少多功能复合式的移栽机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
“这台机可以与拖拉机配套,一次完成旋耕、起垄、施肥、打药、铺滴灌带、覆膜、移栽(船底式栽苗)、浇水。”据山东火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富有介绍,这款2ZQX-1型多功能复合式红薯移栽机不仅功能完善、节省人力,同时还可以根据需求定做一行、两行、三行,“前面起垄,后面移栽”,一次执行多项作业。
这款移栽机能做到边起垄边移栽,大大缩短劳动时间。
现场还展示了一款陆丰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自行研发的移栽机,合作社理事长郑兰芳介绍,这款移栽机是根据陆丰当地情况所研发,能同时进行三行作业。
陆丰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自行研发的移栽机,能够较好适应陆丰的土壤和地形条件。
对于一些小型田块,“小码”机型则更适宜。广州市汇奥机电有限公司的井关PVH100-70PSDBL甘薯移栽机一人便可以操作,移栽过程中不需要操纵机器方向,秧苗入土后,压实土壤,促进成活。
一个人就可以操作的移栽机
甘薯收获前,杀秧能够进一步提高甘薯产量,同时实现还田肥土的效果,但问题随之而来,“杀”得程度深,易伤到薯体,只“杀”表面,不如不杀。“这台牵引式薯蔓粉碎还田机,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边粉碎还田,边将甘薯翻挖出来,”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负责人蔡秀琼介绍,这款设备目前正在样机试制中,机型小巧,可以挂在拖拉机上进行作业,“你可以灵活控制它的刀片作业高度,‘杀’得恰到好处。”
这款牵引式薯蔓粉碎还田机,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边粉碎还田,边将甘薯翻挖出来
收获是甘薯生产环节中另一项技术活。收获机传送带振幅太大——薯体破皮,传送带材质过硬——薯体裂开。“经过改良的4ULZ-90型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极大降低破损率。”蔡秀琼介绍。
收获机将成熟甘薯翻挖出来,挖出的甘薯完整、附着泥块少,直接就能装箱
短板仍在,创新是关键
甘薯生产若不依靠机械化设备,不仅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在近年来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更是难以推进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近年来,广东聚焦短板弱项,进一步提高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
“但是,也不应忽视目前广东在移栽、杀秧及挖掘收获环节机械化的短板。”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博士官晓东指出,广东种植结构和栽培农艺繁杂,农机农艺适配性差,这一现状制约了机械的研发和使用。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博士官晓东
这也是当前广东甘薯机械化的现状。在演示会现场,杀秧机杀秧不完全、收获机收获不彻底、移栽机移栽后要人工补栽,种种问题都表明,机械化的路行得通,但还要走、要大步、坚定、有力地走。
“我们要面对现有的问题。”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科长聂虎子认为,农业机械化设备作业时要考虑当地地形、土壤性状,广东地形复杂,很多平原地区通用的农机到这里反而不适用,“标准的土地既然难以复制,我们可以提高创新研发能力,研制出适合当地的农机。”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科长聂虎子正在讲解农机的型号、功能、作用、效果。
为此,官晓东建议,在推进甘薯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要创新基本生产条件建设,进行宜机化改造,创新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在对关键问题的攻坚上推动落实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家庭农场管理模式。
此外,广东省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推广研究员冯顺洪以“普薯32号”为例对普宁市的甘薯成果进行分享。聂虎子对“农友圈”展开介绍。
广东省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推广研究员冯顺洪
更多图片↓
统筹:赵飘飘
撰文:王志敏
摄影:吴秒衡
来源:南方农村报社
近日,2025年全省“五小”创新大赛及2025年全市“五小”创新大赛获奖名单相继揭晓,集团公司申报的优秀成果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荣获山西省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荣获太原市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近日,北京市平谷区消费者协会发布“关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缴纳培训费用时,请警惕三个问题。认准资质,理性选择。在选择培训机构时 ...
快评丨激发广东农业企业品牌的“榜”样力量_南方+_南方plus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社联合中国广告协会、广东省价格和产业品牌发展协会等单位发起的“广东农业企业品牌价值50强评选活动”日前发榜,上 ...
来源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制图 |黄静编辑 |徐赫阳更多资讯/分析/解读👇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在京举办“中消协网上消费教育基地入驻人民网揭幕仪式”。开展消费教育是消费者协会履行法定职责,向消费者提供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家用电热水器是家庭普遍选择使用的生活电器之一。近日,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消保委成功调解一起因电热水器质量问题引发的消费纠纷。据介绍,三门县消保委接到消费者张先生来电反映,称 ...